返回列表 发帖
毛泽东高度重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但是实际上这个国家一直并没有放弃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一直是国家的目标。“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在文革后期1975年1月的四届人大会议上提出来所以是并不意外的。莫里斯·梅斯纳说:“毛泽东时代的许多观察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设想:使现代工业化手段同社会主义目标相调和的独特尝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毛泽东时期所独具的特色之一。无疑,这就是毛泽东的目的,而且一定也是毛泽东派的主张。但是,毛泽东作为一位推进经济现代化的人物终于比他作为一位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成功得多。当然,这种情况并不与一些人对毛泽东时代的通常认识相一致。这些人说毛泽东为了‘意识形态’而牺牲了‘现代化’,并且宣称,当这位已故的主席为了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精神乌托邦而着手进行一种无效的追求时,经济的发展被忽略了。实际的历史记录表明了一个相当不同的进程,而且这一进程实质上是一个迅速工业化的过程。……在毛泽东时期,工业总产值增长38倍,重工业总产值增长90倍。从1950年到1977年,工业产量以年平均13.5%的速度增长;如果从1952年算起,那就是11.3%。这是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和主要发达国家在同一时期取得的最高增长率;而且,中国工业产量在这个期间增长的步伐,比现代世界历史上任何国家在迅速工业化的任何可比期间所取得的工业增长步伐都快。”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毛泽东时代这种经济建设的成果不是为一部分所垄断,而是相对公平地为全社会所分享。也正是这样,毛泽东接管政权的时候,中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而当他的统治结束的时候,中国的人均寿命达到了65岁。也就是说,在他统治中国的25年里,中国的人均寿命翻了不止一番。与此同时,中国的婴儿死亡率降低到了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中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已经基本普及了廉价的中学教育,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够进入学校;“赤脚医生”尽管在后来的岁月里遭到了嘲笑,但是对于从来就是缺医少药,得不到现代医疗保护的广大农民来说,确实减少了他们的疾病,延长了他们的寿命;不仅城市职工实现了免费医疗,在广大农村也建立了合作医疗,不仅在城市建立了职工退休保障制度,在农村也建立了严格的“五保户”制度,使需要救济的农村社员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正是在这些方面体现了这个政权的一些社会主义因素。因此毛泽东在中国所进行的又确实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如美国学者莫里斯·梅斯纳在《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所说的那样:“把中国共产党人简单地看作‘民族主义者’或‘推进现代化的人物’,既不能公正评价他们的目标和努力,也不能让我们有一个足够高而强有力的判断标准去评估他们的成败。”

TOP

1925年至1927年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称为大革命)以国共分裂而告结束,这场革命不仅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而且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流产。1927年国民党的“清党”使它丧失了对于社会底层的有效动员,它没有能够完成土地革命,使得国民党成为了一个脱离了社会基础的孤立的军事利益集团。确实,不论毛泽东为社会主义的历史事业的贡献是多么有限;然而,毛泽东却有力地扫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障碍,完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没法完成的历史任务,他完成了土地革命,建立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的前提。

TOP

实际上毛泽东思想是一笔含糊不清的遗产,有人认为毛泽东所推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至少不能把它称为社会主义,因为它距离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非常遥远,80年代的改革派就认为他们所面对的是一笔封建主义的遗产;然而,它无论如何也不是资本主义,因为它明确反对私有制,90年代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就是要使历史转向毛泽东时代的反面。毛泽东一开始定义他们的事业就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现代中国的基本特征是所有社会阶级都是软弱的,因此在现代中国所建立的是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组成的联合专政。毛泽东说:“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民主革命大不相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莫里斯·梅斯纳指出:“在1950-1952年新政权主持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在农村地区废除了传统的社会经济关系,消灭了绅士地主阶级,并且重新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不过,土地改革运动虽然具有激进的社会意义,它决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用马列主义的术语来说,废除资本主义前的土地关系仅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要进程的一部分,它是创造真正的全国性市场和政府所需要的基本措施。用毛泽东主义的术语来说,土地改革也是‘资产阶级’革命阶段的一幕。”但是,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毛泽东决心将它迅速转变成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中与刘少奇等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刘少奇等人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也就是说,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发育成长。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的报告中仍然肯定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很快就宣布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文革结束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对毛泽东这种急剧的转变提出了批评,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封建主义,并且因此提出中国应该“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然而,如果在今天简单地提出“补资本主义这一课”的话,那么它却包含了对于毛泽东时代的历史的简单化理解。   

TOP

在今天,毛泽东(如果不是诅咒毛泽东的话)已经成为了权力话语和知识话语的一种共同的禁忌。在1999年国庆50周年的时候,即使是官方也很不情愿把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的20年与毛泽东的时代联系起来,人们感觉不是国庆50周年而是国庆20周年。倒是一位外国记者把50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并且把它和另一个同样是大国的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邻国印度进行了比较。1999年8月10日,《洛杉矶时报》发表了该报驻北京记者罗恩·特姆佩斯特的一篇长文,对比了中印两国五十年的历史和道路。罗恩说,中印两国差不多同时宣布独立。印度选择了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制度,尼赫鲁在1947年8月宣告:“机会之门为我们打开了”,我们要结束“贫穷与无知和疾病与机会不等。”两年以后,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国家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但是,罗恩说:“当印度领导人今天在准备庆祝印度头一个五十年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除了在人权和公民自由的领域外,几乎在每一个层面,中国都在改善其人民--包括最穷的公民--的生计方面比印度做得更多”。印度外交部长、前驻中国大使说:“毫无疑问,从直接的对比当中,中国做得比印度更好。所有的主要指标都比印度更好。”好在哪里呢?罗恩说:“例如,从1960年以来,中国使公民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0岁以上。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为69岁,中国妇女为71岁。印度的平均寿命虽有增加,但平均只有62岁。识字率方面,差别更大。尽管中国有十年文革的动乱,很多学校都关了,但实现了人口81%的成人识字率,而印度为52%。从1990-1994年,中国的年均国内总产值增长率为12.9%,印度为3.8%。1994年印度人均收入为320美元,只占中国的530美元的60%。”“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的各国人力发展指标--根据识字率、平均寿命和平均收入计算得出,中国的得分是60,接近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最高分,但是印度只有44分,亚洲国家中唯一低于印度的是老挝和孟加拉国。原因何在呢?罗恩说:“许多专家现在相信,到目前为止中国得以如此迅速向前推进的原因是部分得力于较早时更粗暴的改革,特别是1949年至1976年毛泽东专政统治时期在枪尖下强迫实施的土地改革措施。人们只主要记得毛泽东时代1960-1961年大跃进失败之后的饥荒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恐怖政治统治和迫害。但是,特别是在共产党统治初期的1950年代,中国却得利于土地的重新分配、普及义务教育、简体字和保健与福利政策以及有助于恢复中国的精神和自尊的其他改革。虽然从今天来看总是要复杂得多,但是共产党对宗教、迷信、秘密会社、三合会和宗派的镇压也帮助中国打破了盘踞地方上的贫穷。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阿马提亚·森是印度西孟加拉人,他认为:‘中国对印度的相对优势是其改革前(1979年以前)奠基工作的产物,而不是其改革后重定方向的结果。’”这样一种历史的思考方式启发了中国的一位名叫韩德强的年轻学者,使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前夕写下了《五十年、三十年和二十年》一文。韩德强的文章遭到了来自知识分子合作撰写的匿名文章的攻击和诽谤,对毛泽东的否定代表了今天的政治正确。因为这种不容置喙的困境,所以借用他人的语言来表达我的话语就成为了这篇短文的一个特点。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