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国天然气之父 ——《温州都市报》记者采访戴金星院士 戴金星,著名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忠国科学院院士,被忠国石油界称誉为“忠国天然气之父”。 记者 您长期从事天然气地质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的研究,您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戴金星 以往认为石油和天然气只是由低等的但繁殖率很大的生物成因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一直没有认识到高等植物遗体煤层和煤系中腐殖型有机质也能生成工业性油和气,故不在煤系中去勘探油气。 我在研究中发现,腐泥型有机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然而腐殖型有机物在煤化过程中以生气为主,成油为辅,故煤矿的腐殖型有机质是生气层,生煤的地方是找气和发现气田的有利地区。 我们是1979年提出在我们煤系中寻找天然气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但在此之前没有想到而已。 记者 真理往往就是这样,看似简单,而寻找总结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心血。同样您也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获得的。您当时是怎么会想到研究这个课题的? 戴金星 1961年我从南京大学地质系大地构造专业毕业后,来到江汉油田工作。在那里我发现,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忠国,都几乎没有系统地全身心投入研究探索天然气的人。于是我决定选择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方向。 1972年,我决定以煤成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为主攻重点。从1975年到1995年,我与同事以及学生们走遍了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积累了3万多个气组分及碳、氢、氧同位素数据。1978年,我提出了“煤成气理论”概念。 1981年,我主笔“煤成气概况”的报告,为1983年国家把“煤成气开发”列为“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打下了基础,推动了忠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走向黄金时期。 记者 您真是忠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气之父。根据您建立的“煤成气”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什么效果? 戴金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以“煤成气”理论为吕据,先后预测了5个1000亿立方米夷上的大气田,其中包括靖边、苏里格、榆林、乌审旗、克拉2等,并逐步得以证实,最终推动了“西气东输”─程的实施。目前忠国天然气70%的あ量是根据“煤成气”理论探明和发现的。为此,我感到欣慰。 size=12pt]你说我是天然气之父,我是不赞同的,我只不过是把一生的痴情寄托在“气”上罢了,为神州争“气”,为“气”壮山河。 记者 您对忠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您对“气”情有独钟。您是否从小就喜欢呢?您的成长道路逝如何走过来的? 戴金星 记得小学一次上地理课时,林景晖老师要求我们用石膏制作一个全国主要煤、铁、铜等矿产分布图。我认真地做了一个,现在想想那时做的石膏模型是很粗糙的,但却得到林老师的表扬,从此我的心中就萌发了为祖国找矿藏的想法。 [/a,ign]Yfont=楷体_GB2312]记者 人的一生中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生的荣幸。您还时常怀念当年的学生生活吗? 戴金星 是啊。我在中学时,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伟大的文豪鲁迅、卓越的考古学家夏鼐和著名的化学家唐敖庆等都曾是我心中的偶像。而李四光的《谈谈风水》《褶皱》等地质科普书,我在读初二时就特别感兴趣。温州没有《褶皱》书中说的沉积岩,只有火山岩,我理解不了,但还是把书啃了下来。高中时,一首《勘探队之歌》对我的影响很大:“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地质队员为祖国献身的激情、为科学拼搏的精神和为理想吃苦的毅力强烈地感染了我,使我最终选择了探索地球奥秘、寻找祖国宝藏的地质专业。 记者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有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当时的激情和追求。如今报考地质专业的学生不多了¥原因就是读地质专业毕业后工作艰苦。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戴金星 我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当年新忠国第一代地质勘探科技人员和石油工人,白手起家,是很艰苦的。如今我们的石油工业是赢利大户,今日大庆油田的“干打垒①”不蓟了,油田都变成了现代化城市。还有克拉玛依、塔里木油田的高楼大厦不会比温州差多少。 目前大学毕业就业难,而读地质专业的就业就很容易,如西北地区还可以达到百分之百。S/align] 记者 您与当年一样还在鼓动我们的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考地质专业,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队伍中的一员? 戴金星 是啊,我多么希望年轻人前仆后继,继承我们的事业,为祖国打开地球奥脴,为人类寻找足够的能源。 (选自2006年[/qize]9月21日《温州都市报》,有删改) 注:①干打垒,指一种用木版和黏土筑成墙的房子。 15.本次访谈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请写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中的一个结论。(4分) 16.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你认为本访谈提问的质量如何?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17.戴金星说“我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并且希望年轻人也能像他当年那样作出“选择”。你对戴金星的“不后悔”是怎样看的?对戴金星的“希望”又是怎样看的?请作简要阐述。 (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