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看过喜欢的几篇文章,过了叛逆期,现在的你是不是能心静平和地对待?
希望父母管得少,首先自己要做得好。
要让父母不担心,自己要先让人放心。
试着从一些小事情,作对的决定,学会负责任,
不论结果是成功或失败,都坦然和父母分享。
父母对儿女交往对象的担心,不是来自父母本身强烈的掌控欲,就是因于儿女的不成器。
强势的父母,与弱势的儿女之间,通常存在一个事实——
儿女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或每次一有主见就做错事。这样的儿女,很难叫父母不担心。
身为独生女的她,对父母管束她交往对象的态度,感到非常苦恼。她说:“我只不过跟五六个男生,经常一起出去玩、看电影,带他们回家,被我妈看见了,就大呼小叫,禁止我跟他们来往,说他们长得像坏人。”
听她诉苦完毕,我问:“之前,你曾经带其他的朋友回家吗?”
年轻的她愣了一下:“其实,我没有什么朋友,连一个要好的女性朋友都没有!”
----被父母管得太多的儿女,绝对是最令父母操心的
精明的父母,常一眼看穿儿女的盲点,只不过他们常用另一种不信任的态度,来表现自己的不安。
经敏感到近乎歇斯底里的父母,我可见多了。
他们怕年轻的儿女翅膀太快长硬,在远走高飞时遇人不淑;一旦发现儿女过了适婚年龄还没有对象时,又紧张得到处讨救兵。
天下若无不是的父母,怎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结?
其实,错可能不完全在父母身上,儿女本身也责无旁贷!而且,通常是两者互相恶性循环。
离开孩童的世界之后,我们是不是曾努力在父母心中建立我们的一些信用额度?
小时候,告诉父母书都念完了,却考个满江红回来。
稍微长大一点,在客厅坐时闷着不吭气,关进卧室却可以和朋友讲一晚上的电话。
从来没有论及婚嫁的情况下,突然拉着怀孕的女友回家。
出工作勉强糊口之余,从不曾拿出几个钱孝敬父母一下……
会被父母管得太多的儿女,绝对是最令父母操心的。因为,他很少独立自主地做一件让大家很放心的事。
儿女从父母的户头里,透支太多信用额度,双方的关系就会面临破产。儿女觉得父母顽固;父母觉得儿女荒唐。彼此水火不容,就算各自的眼光再好,也难有交集。
----没人阻挡你对幸福的选择,也只有你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希望父母管得少,首先自己要做得好。要让父母不担心,自己要先让人放心。试着从一些小事情,做对的决定,学会负责任,不论结果是成功或失败,都坦然和父母分享,自然能累积儿女在父母心中的信用额度。
趁着超级市场大打折的时候,以低于市价的钱,为父亲买一罐他最爱的咖啡。
利用假日进厨房,专心跟母亲学她拿手的好菜,下周换你表现一下。
带班上功课最好的朋友或有其他专长的同学回家。
下班后,和父母分享一项你今天在工作上最值得炫耀的成就。哪怕只是顾客回应的一张微笑的脸……都可以让父母亲渐渐相信你的判断、你的主张、以及你对自己应该享受美好人生所拥有的权利与渴望。
没有人能真正阻挡你的选择,也没有人能为你的人生负责。
父母的反对,表现了他们的担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你令人不放心的地方。
与其把父母的反对,当作一项阻碍追求幸福的借口,不如面对自己令人不放心的那面镜子,以诚意当清水,沟通为抹布,拭去镜面上的灰垢,包括那些他们误解的尘埃,以及自己没看清楚的盲点。
终于,你看清楚了自己所要的人生!
☆留住幸福的光芒
从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开始,累积家人对你的信心,
让他们相信,你的决定,就是幸福的选择。
--- 忘了加标题,这篇是“父母的担心与放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 21 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