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75
- 积分
- 149
- 威望
- 0 点
- 魅力
- 28 点
- 宝石
- 0 粒
- 阅读权限
- 10
- 来自
- 蓝口
- 最后登录
- 2007-8-23
|
如下文有解释!!!
8月24日晚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惨遭降级”,被定为矮行星,并驱逐出行星家族。一个70年前就写入教科书的太阳系行星,为什么突然会改变定义呢?这一消息引起了我市天文爱好者的强烈关注。
【报道】
自从7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就颇受“争议”。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然而冥王星是一个异类。它个头太小,轨道太扁,而且轨道平面相对于地球轨道平面有很大的倾斜,而不像其他行星轨道基本上与地球轨道位于同一平面中。这些特征使其行星地位相当不稳定,而且随着一颗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发现,使得争论更激烈。
新的行星定义是围绕太阳运转,具有足够质量、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冥王星由于轨道与海王星轨道相交等,被降级为矮行星,这样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
对此,我市一些天文爱好者认为,这个结果比较科学,符合人类目前对太阳系的认识。
【采访】市第一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全国天文学会会员 余文华
科学要不断探索,不断地去发现,有所前进,对我们青少年来说,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科学攀登也是无止境的,也更加激励青少年为了科学探索要发奋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