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姜育恒:回归生命本缘的大爱 [打印本页]

作者: 妞妞家大木    时间: 2011-5-31 16:49     标题: 姜育恒:回归生命本缘的大爱



一个沿海地区特有的倒春寒的午后,强冷空气突然袭来,屋外八九级的东北风在肆无忌惮地呼啸。尽管我把严门窗,但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悉四周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细微裂缝。屋里冰冷的空气很快冰冻了我的双脚。但是,整个这样无比寒冷的下午,我的耳朵却被姜育恒的歌声持久地保暖着。当姜育恒唱到《烛光里的妈妈》最后一段时,我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唏嘘而泣、泪流满面,为一首重新翻唱的经典老歌,为那无法复制的姜式唱腔。
在电脑里反复播放的是,姜育恒于2010年底发行的全新专辑《爱的痕迹》。



  我跟内地许多歌迷一样,认识姜育恒,要追溯到22年前的上个世纪末。
    1989年,中央电视台的文艺栏目《旋转舞台》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播出了一个名叫《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的节目。这个节目精选了以台湾飞碟公司歌手为主的1989年前后的流行歌曲,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新的创意包装,从它开始我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MTV,知道了遥远的宝岛并不是只有邓丽君和刘文正;从它开始,台湾流行音乐MTV大规模地集体进入,给了内地观众前所未有的冲击力,看画面听歌曲的时代由此到来。也许现在看来,那些MTV画质粗陋,动作傻气呆滞,然而它却为流行歌曲开创了繁荣时代的先河。
    其时大陆的流行音乐方兴未艾,港台流行文化开始在大陆全面铺开,典型代表是以金庸、古龙、琼瑶、三毛为主的武侠、言情小说;以邓丽君、刘文正为主的流行音乐,此后,一批台湾的流行歌手携着他们的代表作通过《潮---来自台湾的歌声》迅速在大陆走红,比如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黄莺莺的《雪在烧》,特别是那个戴着一幅金丝边眼镜、孤独而又忧伤地唱着沧桑的《再回首》和《驿动的心》的姜育恒,一下子征服了成千上万颗心。
    
    三
    
    在我听歌的音乐旅途中,姜育恒无疑是最有份量的一位。也是我为数不多至始至终热爱的一位。这不仅在于,我们在各种媒介上几乎看不到他生活上的花边新闻报道,他在娱乐圈内的洁身自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深深感染了我,更在于,对于他自己的风格和路线一贯的努力与坚持。在演艺圈内,很多艺人为了表现自己很全才,今天能唱爵士明天会唱摇滚,紧接着又会演又会导,突然有一天变得能写会编……艺术的各式美味佳肴全盘通吃。其实到头来弄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而姜育恒,20几年前唱《驿动的心》是那个味,现在唱《驿动的心》还是那个味,惟一改变的是,他日益成熟日益沧桑的脸庞,他留给我们的感动始终没有改变。
    在这里,我不得不用“天赋”两个字来定位姜育恒。
    姜育恒祖籍山东,1958年出生于韩国首尔,小时候家里开饭店,有很多美军士兵来他们家的饭店吃饭,从小就爱唱歌的姜育恒就在店里唱歌,美国兵就付给他小费,他姐姐后来戏笑说他从小就开始卖唱。9岁时在韩国参加了一个歌唱比赛,得了最佳人气奖。高二时参加了一个外国人歌唱比赛,得了冠军。大学里“不务正业”组织乐队, 1979年,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在韩国一家民歌餐厅试唱了三首歌,老板对他说,如果每一首歌都能唱那样好的话,餐厅就录用他。于是姜育恒回去自己苦练一个月后,就被录取了。后来到韩国歌星协会考了一个歌星证,有了这个证之后,餐厅就安排姜育恒参加一些演出,从此就开始在韩国唱歌。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传奇经历、一个至今从未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完全没有想过要做专业歌手的姜育恒,却无心插柳掀起一阵“韩流”,唱红了两岸三地,成了乐坛上一颗永恒之星。从1984年5月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爱我/孤独之旅》至今,共发行了25张个人专辑一百余首作品,每首作品都命中红心,引起无数歌迷的共鸣与感动。
    姜育恒的歌声总给人一种忧郁和孤独的感觉。之所以能唱出独特的姜氏沧桑,多少得益于他在韩国的艰苦岁月——母亲早逝,父亲有两个老婆,因为受伤而休学,因为不想回家而外出打工,卖过雨伞擦过鞋、做过建筑工擀过饺子皮……年纪轻轻就已经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当他闲暇下来拿起最爱的麦克风唱起歌时,他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受了伤的感觉,配合上歌词和旋律,他就自然而然组成了沧桑孤独的意境。这就是姜育恒,他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那股忧郁的气质是天生的,他唱歌的才华也是天赋的,天赋使他通过自己的沧桑经历,完全不费力气就可以把一个“忧郁王子”送到每个人的心田。
    事实上,在他走红后,为了积累资本,更好地发展音乐事业,他做起和房地产有关的生意。而这对他是完全陌生的领域,然后就遇到亚洲金融风暴,姜育恒由此背上了上亿新台币的负债。个性忧郁的他再次走上歌坛。没有办法,天宠英才,上天注定他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而不是商人,姜育恒也没有辜负上天赐给他的那份才华,20多年来,他为我们奉献了一道道美妙的音乐盛宴。
    
    四
    一直以来,我总是把姜育恒跟王杰拿来做比较。两者都是忧伤派的路线,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王杰的“伤感”,“伤”得很透彻,很淋漓尽致,也“伤”得有些痞气有些浪荡不羁。相对之下,姜育恒的“伤”显得十分内敛而又含蓄,他的歌风沉郁顿挫,惟美婉约。我以为,至今还没有一个男声能够像他那样,把人生的失意演绎得那么凄美,仿佛经历人世之大沧桑与大悲凉。姜育恒不知觉唱出了中国人的审美意境与古典忧伤。尤其令人折服的是他演唱中“忧郁”气息的运用,圆润自如,流畅自然。他的歌词在创作上往往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顿挫有致,结尾部分再加上姜育恒唱和叹的回环重复,特别能唤起听者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
    那些从中国古代的唐诗宋词所流传下来的古典韵味和唯美气质,如今的诗人没有继承,却被一个韩国华侨的歌手不知不觉地继承了。
    台湾流行音乐,70年代是刘家昌,80年代是罗大佑,90年代是李宗盛。姜育恒出道时刚好迟罗大佑两年,罗大佑之前是民谣时代,民谣之后流行登场,他正好“诞生”在这个华语乐坛最好年代的交汇处,有一点幸运。除了天赋与运气,姜育恒比别人更具有一种对艺术的追求与坚持,并形成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这也是姜育恒能够成为“歌坛常青树”的原因之一。
    五
    我出生于70年代,港台流行歌曲最繁荣的时期,我有幸从贫瘠的乡下小学考进县城就读中学。跟许多70后的歌迷一样,我也是从《驿动的心》才开始知道姜育恒的。以火车的汽笛声进入歌曲,这在当时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画面中,姜育恒拎着一把吉他,踏上火车独自一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徘徊在铁路上、站台上、公路上、海边,尽管剪辑得有些模糊,但已经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激动不已了。其时我刚刚穿着沾满补丁的衣服来到繁华的县城,来到家境优越、穿着漂亮的同学身边,巨大的落差让那个背井离乡的青涩少年经常郁郁寡欢,于是一下子喜欢上了姜育恒特有的沧桑、伤感的嗓音,接着又疯狂迷恋上《驿动的心》画面里最时髦的道具—吉他。我很难说得清楚音乐—不,其实大部份是姜育恒的歌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渗透我6年的中学生活。作为一个前途未料的农民子弟,本该遵守勤奋读书、出人头地然后赡养父母的通用法则,而我没有,终日抱着一把吉他不知天高地厚地做着歌星梦,日夜拔弄着那六条琴弦,藉以排遣自己青春期无所谓的痛苦、忧郁和伤感。就是这样,因为爱唱歌爱弹歌,我几乎没有考上一所象样的大学。学无所成后回老家,我也像姜育恒《驿动的心》的画面里一样,背着一把吉他和一包行囊来到县城的汽车站,心情复杂地踏上回家的惟一班车。现在想来,明白了要唱歌仅凭努力是不够的,要有“天赋”。姜育恒有天赋,而我没有,我充其量只是一个终日患得患失的无聊的“音乐爱好者”而已。
    六
    在距姜育恒2003年出版《刘家昌之歌》专辑后的2010年末,他的全新专辑《爱的痕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温情与柔情,他用歌声,向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表达着他的爱。
    新专辑中,老歌新歌交替出现,老歌《烛光里的妈妈》、《家后》分别献给母亲和妻子,新歌《你是我的左心房》则献给女儿。专辑还夹有一本名为《爱的痕迹》的家书集,收录了姜育恒写给母亲、妻子和女儿的信,也刊载了他的个人发展史,真实记载了令他最为失意的人生低谷。久未开腔的姜育恒,这一次所唱的并不是一般小资情调的那种小情小爱,更多的的是那种回归到生命本缘的爱与情,所以,12首作品(严格来说只有11首)并没有以往情歌那般的悲伤、迷惘的小情绪。开篇的《爱的痕迹》,填词人李子恒引用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人生彻悟与大爱。而姜育恒在缓缓的钢琴与弦乐交织出来的乐章里面,以其深情的唱腔表达出一份出于大爱的气势与美好,有别于出现在许多青年人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更多是一份出于对爱的伟大与无私的描写。带着浓烈岁月气息的《想爱都难》,里面同样表达着一份大爱的气势,因为姜育恒以其夹杂着岁月痕迹的唱腔,描绘出一份对于爱的思念与守候。并不是每一对相爱的人到最后都会走到一起、也并不是每个想去爱的人都有这份去爱的勇气……因此,在这首《想爱都难》里面,在姜育恒略显沧桑的歌声中,那一份出于爱的思念与怀缅之情都一一地交代了出来。而最为我感到惊艳的,莫过于是专辑当中惟一的一首闽南语歌--重新演绎江蕙的《家后》。姜育恒说这是为老婆唱的歌,内页也出现了姜育恒写给老婆的一段简短的话、以及很多二人合照的相片,传神地表达他们的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恩爱之情。母语的亲切、爱情的温馨、付出的伟大,让说闽南话的我再一次为之动容。
    这个时候,我不得不繁冗地提到《我只是忘不了你》这首作品。严格说来,它不是歌,是独白式的钢琴配乐词朗诵。独白式的歌曲一直是我迷恋的,音乐和文字的交替描述如同那些配乐故事一样,久久的划过每颗心的温床。2010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而我冰冷的房间却在姜育恒平缓的钢琴、略带伤感的手提琴、和风轻拂的温柔旋律中变得无比的温暖。我在姜育恒丝语般低沉地诉说中仿佛回到20年前的1992年,那时我读初三年级,在安溪一中后门外那间四周弥漫着蔬菜味道的狭小的宿舍里,第一次听到姜育恒的《有空来坐坐》。那时我极度年轻,也故作深沉,世界一片澄静,为了那大段娓娓道来进入歌曲的独白,我第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作者: 西湖边上一棵树    时间: 2011-5-31 20:09

姜育恒痛快来起,吾将望姜溅泪矣!




欢迎光临 河源学生社区 (http://www.hyxs.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7.2